【福建】列车疾驰护生命!明溪医生徐金花跨车厢急救,千里锦旗诉深情
中国通讯社福建讯(特约记者 颜加泉)近日,一面承载着感恩的锦旗、一封饱含热泪的感谢信,从北京跨越千里,精准抵达福建省明溪县夏阳镇中心卫生院,最终送到了医生徐金花手中。这封“千里来信”的背后,藏着一段发生在疾驰列车上的急救故事,让医者仁心的温度,在凌晨的车厢里格外滚烫。


凌晨呼救:列车上的紧急时刻
时间拉回那个凌晨,D139次列车正载着乘客,从北京向福建龙岩平稳驶去。当列车行至阜阳至九江段时,2号车厢的陈宝云女士突然遭遇意外——被枕头砸醒后,胸闷气短、呼吸困难的症状瞬间袭来。她立刻服下7粒速效救心丸,可不适并未缓解,反而在凌晨4点多再次加重。丈夫见状慌了神,第一时间向列车乘务组紧急求助。
列车上有乘客突发疾病,现紧急寻找医护人员!”急促的广播声在车厢里回荡,此时,正乘坐4号车厢返程的徐金花医生,刚听到广播便立刻起身,拎着随身物品快步向2号车厢赶去,没有丝毫犹豫。
跨厢施救:两小时与生命赛跑
赶到陈宝云身边时,徐金花眼前的景象容不得半点迟疑:患者脸色苍白如纸,头晕得无法抬头,还伴有恶心、便意,伸手摸脉搏,更是急促得吓人。凭借多年基层行医经验,徐金花迅速判断病情,立刻投入救治——一边轻声安抚患者情绪、缓解其紧张,一边运用专业技能监测生命体征,精准实施急救措施。
这一救,就是整整两小时。期间,列车长多次赶来询问,担心病情恶化,提议中途停车送医,徐金花却始终守在患者身边,全神贯注观察病情变化:“先稳住情况,我再判断是否需要停车,尽量减少对患者和其他乘客的影响。”
凌晨6点多,在徐金花的精心救治下,陈宝云的胸闷、头晕症状逐渐减轻,呼吸慢慢平稳,病情终于得到控制,基本恢复正常。此时,徐金花才松了口气,额头上早已渗出细密的汗珠。
千里致谢:锦旗载满救命情
得知徐金花将于早上8点多在龙岩站下车,陈宝云夫妇心里满是感激,7点多便悄悄往4号车厢跑了好几趟——可看到徐金花救治后疲惫休息的样子,又不忍心上前打扰,只能在车厢外静静等候。
直到徐金花醒来,夫妇俩立刻上前,紧紧握着她的手,反复说着“谢谢”,话里满是激动与后怕。徐金花下车前,陈宝云的丈夫再次上前握手道别,眼神里的感激,早已胜过千言万语。
这场与生命的赛跑,让列车在建宁站晚点半小时,在龙岩总站晚点26分钟,但车厢里没有一位乘客抱怨,反而纷纷围过来,向徐金花竖起大拇指,为这位“挺身而出的好医生”点赞。
回到北京后,陈宝云夫妇始终记挂着这份救命之恩,特意定制了一面印着“光明天使济世良医,救死扶伤恩重如山”的锦旗,写下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,寄往明溪县夏阳镇中心卫生院,委托院长李传镇转交给徐金花,让这份跨越千里的感激,稳稳送到救命恩人手中。
医者初心:“救死扶伤本就是天职”
面对锦旗和感谢信,徐金花的反应十分谦逊,没有丝毫张扬。“我就是一名基层医生,救死扶伤本来就是我的天职,不管在医院里,还是在列车上,只要遇到有人需要帮忙,我肯定会伸手,这没什么特别的。”
徐金花说,她只是做了该做的事,希望这份小小的善举,能传递一点正能量,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里的温暖,也让“互帮互助”的心意,在更多人心里扎根。
徐金花在列车紧急时刻,扛起了医者的责任,用两小时的坚守,护住了一条生命,温暖了一车厢人。她挺身而出的身影,不仅是一名医生的担当,更像一束光,照亮了人心,也让“医者仁心”这四个字,变得更加具体、更加动人。
向徐金花医生致敬,也愿这份正能量,能跨越山海,在世间久久传递。
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严军


